《阿里布达年代记+祭(全)》

分卷阅读193(3/6)

是床戏,那似乎很难说上一声好。

    但床戏的比例太高,一般剧情的进展就受到拖延,一般来说,我维持着一本书有两场床戏的比例,可是有时候如果要赶剧情,那么这个比例就会受到压缩,像第二集就是这样的情形。

    想写好一部艺术小说的想法仍然没改变,所以对读者的疑虑,我只能这样回答:每个作者写作的风格与节奏不同,有时候,别单单看一集,连续看五集,然后再来回想阅读的感觉,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看来还不错。

    从南蛮篇开始,就不时有读者期望魔苓、邪莲、星玫这三个女角色再登场。

    依照目前的计划,邪莲会于第五集开始的东海篇登场,星玫的戏份与登场时间不确定,但肯定东海篇之内没有她,也就是第十集之前都不会登场;至于魔苓阿里布达全书完结之前应该会登场……应该是吧。

    没有能够照读者们的期望来,这点或许要说声抱歉吧,包括这一集里头主角与月樱的发展,大概足够让许多读者气得丢开书不看了,这点虽然无奈,但也是我在前年就订下的目标,如今付诸实现,我觉得这点比什么都重要。

    写作的感觉,应该是可以天马行空,不受拘束的,但是市场与读者的压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规范,然后变成了一种限制,让人不敢去碰那条界线里的东西,因为一旦碰了,读者会摔书,作品会卖到仆街,老板会要作者回家吃自己。

    可是这样子发展的结果呢?大家都不能去碰那个红线另一侧的东西,然后都安安稳稳地走在同一条道路上,时间久了以后,所有的作品都“规格化”了,不管翻看多少作品、多少不同的背景,感觉都像一样的故事。

    天啊,写作不是在卖罐头啊……女角色一定不能被别的男人碰、男主角一定要天下无敌、男主角不邪恶就不好看……这些公式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武侠小说之所以没落,就是因为剧情公式化啊。

    支撑作品的情感不会只有一种,我想写光明的灿烂,也想写黑暗的深邃。如果只有单一颜色,画是不能成画的,作品亦然;太美好的梦,只会让人提早醒来做画如此,写作如是。

    环顾左右,大家都长着一样的面孔,那种厌烦的感觉,真是会让人崩溃。

    我是一个很随便的创作者,并不觉得接受读者的意见,或是照读者的喜好写作,有什么不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