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寒

前序 倚天万里须长剑(1/3)

    《逆水寒》看似一部描述逃亡的小说,其实,我写的逃亡,只是对人生各种挫折与考验的一种憬悟。

    也许有读者认为我写的是自己某段时候的遭遇,只是将之夸张渲染而已。其实不然。我那段时期的境遇和冤屈,只怕远远尤基于外间所传的、外界所知的,甚至   牵涉连受累、纠缠消磨、折腾翻覆、伪善虚恶的,也远比大家想像恐怖的多,也戏剧化的多。不过,我虽无意要公布这段往事,毕竟往昔已成梦影,就算飞梦也不能重返旧日神州、当年勇艳,保况,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我一向爱作未来的梦、爱做未完成而一直爱作的事,所以,反而无意要为自己过去那段“逆水行舟意兴寒”的遭遇用小说的行事立传、存影。我只是写一个故事,将“一路知交尽掩门”和“破家相容,在所不辞”之间的义与不义,深情与无情作一比照,其中行文,或稍有寄意、或略有影射,也在所难免;更的重要的是,我把它写成武侠。按照我的说法,是把现实写进武侠里——而我的理念一向都是武侠在现实里寻根的。

    《逆水寒》恐怖是除了《四大名捕》和《神州奇侠》外,我作品中拥有最多读者的小说了,以致有不少侠道中的朋友,都是因为这部书而相识以及后来成了相知。可是,这部小说在香港连载的时候,因为编辑知道了(是我自行坦告的)我当时所建立的“神州社”已面临“大势已去”,故而突然提出刊登中辍(腰斩),我好不容易才恳求申请加写三万字“埋笔”(即是写到“结局”才收笔),他也大方同意了。甚至我偷偷垫至五万字才ending,他总算也没删节,说来我还是要谢谢他的容忍,不过,我也因此无法把一些原构想好的重要情节(例如铁手和戚少商心理角色的对换与比照)补足,但至少还是把主要脉络交代清楚的告一段落,让大家得到了部完整的《逆水寒》。

    这年代的朋友(网上发文的一代),很多都只以为写不写下去只是个人坚持的问题。没写完就是坑,写完的就是有填坑。殊不知在我们那个年代,可没这种发表的管道,以及这样子率性任意的幸福,而且,要完成一件事要很大的耐力、勒性与坚持。我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全无支持下完成的。或者,还没能完成的。

    此书也有一些意外(但不是“之喜”)的诘难:例如看得太投入的读者,以为我就是戚少商,戚少商就是我。这儿的“我”,就是笔者的意思。读者因太投入小说里的情节,而以为某个人物就是影射作者自己(尤其是以第一人称为叙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