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第164章 提线木偶(2/4)

融不到足够规模。这花旗的二话不说就答应‘只要来大陆特区建厂、抵押品就要估值给估值’……还敢说‘不必介意你的商界能量’?”

    骗鬼呢。

    不过,这样的大人物,为什么非要盯上自己区区百万美元本钱都不到的小商人、把自己挖到特区去呢?

    真是为了纳投名状、显示能吸引到台资、千金市骨?

    经过陆光复半个多月的斡旋联络,郭台名今天肯来香江跟顾骜见面,他对于是否舍得拿钱到大陆办厂,已经没多少顾虑了。

    反正他也不是什么超级有钱人,不配被人惦记。

    后续主要的顾虑,是这个厂子的营商环境如何,产业链、供应链结合条件是否优越。

    通俗地说,就是想知道到了大陆之后,客户有没有保障、供应商是否能挑挑拣拣。

    以及苛捐杂税管理衙门物流运输哨卡路霸等等情况如何。

    要是都好,咬咬牙到大陆打拼,也就赌了。怕就怕人家不是真心基于产业布局思路,纯粹想拉个湾湾人来,登报新闻弄过之后,摆烂不配合,那就跳进坑里了。

    招商引资官员们可不少干这种事情,政绩到手便管杀不管埋。

    双方略微拘束谨慎地会谈了几句,顾骜的见多识广、产业思路清晰,给郭台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戒心,也稍稍消除了几分。

    而当梁劲松在顾骜的授意下,开出融资条件后,郭台名更是震惊了,在钱的方面千肯万肯。

    “梁经理,你的意思是说,花旗银行愿意接受我在台的固定资产4倍估值的抵押贷款?只要我确保融资后的款项专款专用、在大陆这边设立新厂、并办理股权的补充质押?这条件也太优越了吧?”

    这番话有些拗,翻译过来,大致就相当于是一个“首期按揭”。比如假设郭台名在湾湾目前的“鸿海精密”只有50万美金固定资产,花旗银行愿意以这个50万作为“首付”,贷给对方200万美元。

    只不过条件是“这200万美元到手后,必须全部用于设厂、然后把新设的厂也补充抵押给花旗银行”。(相当于买房付了首付款后,把买到的房也抵押过去,这里是25%的首付)

    这种融资,在80年代还是比较新颖的,而且企业的固定资产不比房产,机器设备这些都是要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