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

地1119章 撕开幕布(3/4)

    雁门关之事已经过去大半年,朝堂之上知道此事的人大有人在,这些朝堂官员又彼此联姻关系复杂,其实在文武公卿这个高层圈子,这件事已经不是新闻,甚至旧闻都算不上,只是其中牵扯到王氏,所有人主动忽略了它的危害,抱有这种心思的其实还包括皇帝在内。

    也就说,此时朝堂上在座的文武百官,不知道这件事的很少,可能只有那些并没有实权的大夫博士等散官不知道,当然,以前还包括陈旭,他也被蒙在鼓里,没人告诉过他。

    但这件本来几乎就要被人遗忘或者主动过滤掉的事情,没想到今日竟然会被清河侯拿到朝堂之上来堂而皇之的讨论,而且还牵扯到前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杨桐。

    三省六部没有改制之前,按照地位等级来说,除开三位上卿之外,郎中令就是最重要的九卿职位,可以排在前两位,真的是标准的大BOSS级别,下辖大夫、郎官、谒者和仆射四署,负责整个朝堂议政、群臣奏事、宫廷宿卫,皇宫禁军等所有重大事务,实际上当时的郎中令比起右相冯去疾的权利来说,还要牛逼许多,不过正是郎中令管的太多太杂乱,而且皇宫和朝廷诸多事情纠缠不清,陈旭改制三省六部之时,直接就将郎中令的职务拆分的七零八落,划归到不同的部门去了,这样郎中令就只掌管吏部下属的朗将署。

    但即便只是一个朗将署,杨桐照样权利大的吓人,因为所有王侯公卿家族后辈想要当官出仕,必须先在朗将署挂职,跟随皇帝身边学习处理政务,然后等什么地方有了实职空缺,通过郎中令的推荐去当官,虽然别的官员推荐也可以去当官,但最后还得要郎中令同意,不然在考评上写一个不堪任用,皇帝照样不会启用。

    因此眼下满朝文武官员,其中有许多都曾经得到过杨桐的照顾,这也是方才在大殿之外许多官员听说杨真是杨桐的族孙之后态度大为改变的原因。

    足足两刻时间,杨重按照陈旭的叮嘱一五一十将来龙去脉讲得一清二楚,其中没有任何人出声打断,包括皇帝都没有开口,只是越听脸色越是阴沉,到了最后,已经几乎看不清楚眼珠子了。

    虽然皇帝知道雁门关之事,后来陆续也有一些消息通传,但都是一种官方视角,无论是军营中的监军还是密探和玄武卫,对于赵地民间的情绪和暗中的动作都不太清楚,他们只是呈报自己看得见的东西,因此秦始皇得到的也就是赵地民众围堵官衙,三五成群的匪徒袭击巡逻兵卒,马夫毒毙战马等事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