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

第1179章 套马的汉子(3/4)

人是有真本事的。

    而在这段时间,陈旭也抽空恶补了一下驯马养马的知识,也顺便了解了一下当下在咸阳相马界比较有名气的人物,的确听说过王珣这个人,甚至蒙云等人还极为推崇。

    这个王珣自称祖上是王良,虽然谁都不知道是不是吹嘘的,但其在咸阳的相马界的确非常著名,凡是经他相过点头确认的好马,身价立刻倍增,由此王珣是所有咸阳马匹商人的座上嘉宾,听闻请动一次都要花费上千钱,而且若非真正的好马,王珣甚至都懒得出面,派个徒弟就算是给脸了。

    名声显赫的名士和地位低贱的商贾,在如今的大秦地位仍旧不可相提并论。

    春秋至战国,华夏文明蓬勃而兴盛,由此诞生了百家门派,相马学派就是其一,在这个马匹就和后世的汽车同等地位的时代,驯马养马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市场和产业。

    如今随着大秦日趋繁荣扶苏,人口也在爆发式增长,每年从辽代凉西域等地引入中原的马匹至少十万计,这些马在关外草原都是散养放牧,甚至为了得到好的马种还要专门和野马一起放牧,而且胡人养马也从不套装备,都是裸放,等到成年之后就会安排套马的高手挥舞着套杆去追逐抓捕,而这个习俗几千年之后依然如此。

    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飞驰的骏马像疾风一样,

    一望无际的原野随你去流浪,

    你的心海和大地一样宽广

    ……

    每次想起关外草原上那奔驰的骏马和牧民,陈旭脑海中就会入魔一般冒出这首神曲。

    正是因为如今随着大秦崛起,马匹的市场越来越大,因此王珣这些相马名士的身份也越来越炙手可热,以前或许找不到很好的工作流落街头,但最近几年都混成了高端人士,包括前几天看到的九方魁和阳棗这些人,放在十多年前的七国混战时期,属于那种饭都吃不饱的阶层。

    王珣名声显赫,而且对大宛马也兴趣浓郁,两天前和九方魁、阳棗等一群咸阳相马界的名士一起前来拜访陈旭,打听大宛马的底细的同时,也是想得到陈旭的支持,许多人都想去大宛见识一下西方骏马甚至野马。

    世间所有良驹,最初都是桀骜难驯的野马,而所有经过人类无数代繁衍杂交出来的习性温顺的马,几乎无一例外都很普通。

    在相马界有一个不成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