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

第618章 不得不防(3/4)

机火车轮船。

    但估计这辈子也不一定很够做出来。

    至于电脑手机照相机这辈子肯定是做不出来。

    陈旭在工厂呆了一上午,亲自观看和乘坐了安装轴之后的马车,又观看了四轮马车的转向试验,针对一些地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整改意见。之后又给麻杆和公输胜画了新的轴承设计图纸,针对马车轴承重新设计了钢珠规格,并且画下螺旋槽的示意图让两人试着制作一个热冲压式的螺旋车床出来,看看是否可以用加热到半融化状态的钢条制作出规格更加一致的钢珠,并且利用螺旋槽将钢珠制作的更加圆整,这样需要大量制造轴承的时候就不用挨着一颗一颗用卡尺去测量钢珠的大小。

    而一旦钢珠轴承进入实用阶段,整个大秦对于轴承的需求瞬间就会达到一个恐怖的数量,光是咸阳就有数万辆马车,普通乘坐的马车还好点儿,特别是货车对于轴承的需求更加迫切,一旦人们知道了轴承的好处,恐怕会疯狂起来,所有人都想要把自家的马车改造成新式的轴承装置。

    因此联想到这个效果,陈旭提醒公输胜和麻杆两人尽快筹备一个专门的轴承加工厂加快马车专用的轴承的设计制造,而且又找到棍子和毛驴两个清河镇过来的木匠,让他们根据脚踏式拉坯机的原理试着制作一种脚踏式的打磨抛光机来加快轴承套环的抛光打磨。

    要想真的推动大秦往工业发展的路上走,所有的设备必然都需要慢慢往机器的方面靠拢,不管什么机器设备,只有出现的多了,各种工作才会更加省力,也会带动更多的人来转变思考方式,去不断的学习和理解这些机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参与到其中改进和改良,随着工学院和科学院把各种科学理论慢慢用到生活生产中,这样才能慢慢在工业发展的路上越走越快。

    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够推动的。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原始的农耕时代,它需要一个庞大的科技群体作为基础。

    在工厂的员工食堂和麻杆公输胜等一人一次吃过午饭之后,陈旭去视察了新修的玻璃厂,又去几里外兴建的水泥厂看了一下,勉励了章文和水泥厂的所有工匠帮工一番之后准备回城。

    不过走到半路上觉得时间还早,于是又改变线路去李信送给他的那个庄园看看。

    李信的这所庄园占地十顷,有几户农户负责耕种,还有一套大院子,占地有三十多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