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

第638章 集资修路(3/4)

着华夏钱庄越做越大,分部越来越多,每个月全国华夏钱庄的流水至少都在千万级别,常规存款早已破亿,其中大部分都是黄金,这也是陈旭的要求,大量吸纳黄金作为储备。

    钱庄赚钱还是其次,主要的还是所有商贾都养成了把钱存在钱庄,然后用存单和兑票进行大额交易的习惯,基本上现在三五万钱以上的交易,都是用存单和兑票。

    存单因为需要存款者当面在钱庄签字提取,因此交易双方都需要在同一个地方,买卖完成之后也不用交割现金,而是一起跑到钱庄的柜台进行转账就行了,一个取一个存,这笔交易就算完成了。

    后来陈旭又发明出来一种定额兑票,就像后世的银票一样,存一万钱,可以不用开户,钱庄直接给一些固定额度的兑票,这些兑票就像钞票一样全国通用,可以随时到所在地的钱庄支取,任何人都可以,都不用签字,这个办法比之存单更加方便,现在商贾之间越来越多的用兑票进行交易。

    无论存单也好,还是兑票也好,都是根据商贾存入的钱币数量发行出来的,数道复核保证了不会胡乱发放,因此兑票还是一个等值货币的代用券,并不是后世印刷的纸币,国家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无论是存单还是兑票,在商贾之间交易的时候不断转手,这些钱其实还是存在华夏钱庄并没有取出来,市面上根本就没有一枚铜钱流通,买卖全靠华夏钱庄的信用和一张纸而已,只不过这张纸绝难仿制,不光用的是特殊的白纸,还用上了诸多稀奇古怪的防伪技术和符号,每个地方的钱庄代号都不一样,每一张兑票和存单的号码也都有特殊的含义,加上每张存单和兑票上足足有六七道复核印章和签字,只要是钱庄的工作人员一看都知道这张存单和兑票是那个钱庄发出来的,哪几个人经手的,一旦出了问题汇报给总部,安排人来一查便知,做手脚的可能性极小。

    正是因为所有商贾之间的交易都是华夏钱庄的信用在做背书,而并没有真正的钱币流通,这也给了陈旭一个极大的可以操作的空间。

    后世金融行业都有极大的杠杆操作,而所有的杠杆最后都归结到银行,因为所有的金融行为几乎都和银行挂钩,而杠杆产生的来源就是负债和信用。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翘起地球。

    而陈旭眼下缺钱,也可以用华夏钱庄的信用做杠杆,利用筹备之中的东方道上的服务区和物流中心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