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三十二章陕西归属(上)(3/4)

推移,太阳渐渐而起,地面上的白雪,也不由得反射眼睛,晃的刺眼。

    “传我命令,所有人眼睛附近,都得擦拭柴灰。”

    朱谊汐面对这种情况,不由得高声吩咐。

    旋即,他亲自作出示范,将煮饭用的柴灰,炭灰,沿着眼睛上下擦拭起来,变成了大熊猫的黑眼圈。

    虽觉得奇怪,但豫王话语严厉,诸将不敢违背,只能纷纷照做,并且传下去。

    到了辰时,太阳光芒愈发强烈,军队也纷纷出营,排好了军阵。

    明军与闯军之间相隔十余里,这么一大片的空隙,虽然有些勉强,但已然是最好的战场了。

    朱谊汐这边,军阵为常见的方型阵。

    阵型精髓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协力、齐头并进。

    方形阵的首排一般都是盾牌手,前排牺牲后排补上,而之前朱谊汐就喜欢用重步兵抗揍,骑兵袭击。

    抗的时间长了,自然也就赢了。

    不过,随着火枪的普及,朱谊汐的将火器营安排到了最前方。

    先是数排抬枪,之后则是燧发枪,身着铠甲,轮流转换,就如同西方的排队枪毙一般,毅然决然地向前走。

    这极大的考验军队的胆量,同样,也对于闯贼的生死考验,比的就是谁扛不住。

    中军部分,则是重步兵压阵,即使火器营受不住,重步兵也能压上。

    左右两侧,则是盾牌手,长枪手。

    两翼,则是游散的骑兵营,相对于闯军来说,明军的骑兵相对不足。

    这是一场堂堂正正之争,也是一场热兵器对冷兵器的上下争斗。

    明军上下对于豫王如此大胆的行为,揪心的很,寄希望于火器营,怎么看上去那么不靠谱呢?

    但长久以来的服从,让军中不敢多言。

    战兵七万,全部就位,而压阵的数万辅兵,则默默观看着他们的表演,他们是最后的预备,决胜时刻的关键。

    而李自成这边,列阵的兵马,约莫十万。

    多年来的征战,战争是精锐的主场,那些孱弱的兵马,还是留着压阵吧!

    所以,利用骑兵的优势,他摆出了雁行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