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

第288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7)

移比较穷,又是流贼出身,喜欢私下设卡勒索过往商旅补给军需,所以高杰部还是跟友军争夺了一番镇守扬州这个肥缺——

    原本历史上,高杰就跟黄得功争夺过,还为此闹出过鸿门宴刺杀的戏码,几乎如李克用朱温那般势成水火。

    如今黄得功却成了朱树人的嫡系,提前调去了信阳方向,没来跟高杰抢。刘良左又成了敌对阵营的人,所以高杰顺利抢到了镇守扬州的肥缺。

    然而,就在后来多铎南下,强攻扬州的过程中,因为福王伪政权的部队投降得过快,高杰部还是准备不周的情况下就遭遇了清军的突袭,在扬州之战中颇有损失。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高杰麾下也有人生出异心,其中最主要就是李成栋——

    李成栋是这么想的:此前他们都是高杰的铁杆,跟李自成积年仇杀恩怨太深,所以只能跟着大明朝廷混。

    但是,清军这次打来时,听说李自成都已经死了。高杰部的主要核心将领,只是跟李自成有旧仇,跟鞑子又没有血海深仇!不能投闯,不代表不能投鞑啊!

    高杰兵败之下人心本就不稳,李成栋又觉得他们是被友军出卖了,是被南京城里的文官当弃子,也有其骨子里不择手段往上爬求封赏的思想作祟,最终李成栋刺杀了受伤不备的高杰,带着高杰麾下那部分最顽固的流贼出身士卒,投降了鞑子。

    当然,高杰麾下的部队也不都是流贼出身,还有一些是原北方白广恩的旧部,那些都是正经明朝边军出身,对朝廷认同度相对较高,这些人当然不会跟着李成栋走。

    最终大致核算下来,高杰部大约有两三成战败投了鞑子,大部分还是被史可法接应渡江休整、继续参加南京保卫战。

    (注:大家别喷这里生硬或者强行了,战争时期,断后兵败的部队有投降很正常,无非具体谁投降的问题。

    就算强行,我承诺李成栋是我这本书里最后一个强行汉奸的角色,他只是两淮战役中战败投敌的那部分人的一个代表,一个标杆。与其另外烘托一个角色,不如让历史上的大汉奸当标杆,还方便些。

    最后,稍微说几句李成栋历史上的汉奸罪行。他参加了扬州十日,主导了嘉定三屠。历史上阎应元在江阴起义,最后也是被李成栋攻破后屠城的,还有昆山起义的屠城,基本上算是头号汉奸屠城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